储能是融合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关键,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的各个环节,但高昂的成本及价格成为制约储能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尚未出台体系化的储能价格标准和财税等支持政策。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讯:储能是融合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关键,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的各个环节,但高昂的成本及价格成为制约储能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尚未出台体系化的储能价格标准和财税等支持政策。
今年3月初,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储能补偿机制,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研究推动储能价格政策。
但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储能价格创新发展论坛上了解到,制定科学灵活的储能价格机制并非易事,建立与我国国情和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储能支持政策则显得尤为迫切。
储能成能源改革短板:被称为能源转型变革最后一公里的储能技术,在电网调峰调频、新能源消纳、分布式能源发展以及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等重要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储能正在由调峰调频、辅助服务等传统领域向多领域渗透。近期公布的28个新能源微网示范项目中,就有26个项目用到储能,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和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中分别有60%和30%用到储能。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此前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7》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4.3吉瓦,同比增长4.7%。实际上,储能的技术路线十分繁杂。国网能源研究院财会与审计研究所所长李成仁介绍道,储能技术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酸蓄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超导储能等等。
李成仁表示,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储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储能主要满足调峰调频的要求;21世纪初期,随着可再生能源带来的电力系统的波动,又刺激了储能的大规模发展。
由于电力系统的要求,使得储能技术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应用。比如季节性储能、市场调节、调频,对储能的功能、持续放电时间、响应的时间等都有要求。李成仁说。
《白皮书》显示,继2016年储能技术百花齐放之后,2017年,锂离子电池和铅炭电池两个技术路线有望成为储能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液流电池与压缩空气储能、氢能等技术开始出现应用规模逐级扩大的态势。
虽然储能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但却各有优劣。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际储能专业委员会主任赵宇光指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储能技术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也没有一款经济性、耐用性、环保性都合适的电池符合储能要求,现有的电池只能暂时满足电动汽车的最基本需求。
业内共识是,储能在能源革命和能源结构转型当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低成本储能将会改变整个电力行业的格局。但与此同时,在推动中国的能源革命过程当中,面临的最突出的短板就是储能。
要实现能源革命,能源结构就必须转型,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现在面临的风和光特别是太阳能,都是间接式和周期式,如果不解决储能问题,这些新能源的比例就没有办法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承诺就难以如期达到。智慧能源领域资深专家刘建平说。
定价难:由于储能系统千差万别,其作用难以量化,这也导致其定价体系十分不明确。
价格政策支持涉及的内容非常复杂,也很难。从价格特征来说,我们不太赞成专门针对某一种技术类型实行政府的价格支撑政策。目前,储能技术有几十种,我们不可能单独为某个技术或几十个技术制定一个适合大家的电价政策,这不太现实,也不太符合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调研员唐瑱无奈地说。